愛印客數碼有限公司

台北公司:台北縣中和巿永和路191293 Tel:(02)2243-2728  

愛印王數碼有限公司 

高雄公司:高雄縣鳳山市瑞光街68 Tel:(07)7017808

優惠內容: 1.憑卷-全面現金價8 2.憑卷-快樂星期一全面53.憑卷-出一張送一張 (請至公司網站上ftp裡下載禮卷) 列印折價券

愛印客iink網址:www.iink.com.tw / www.goldencolour.com.tw

mail:goldencolour@hotmail.com / iink0629@gmail.com

大圖輸出 ,貼圖施工, 海報輸出 ,展場佈置, 婚禮佈置 ,海報設計, 噴畫, 噴圖 ,展場規劃 ,展覽公司 ,展覽設計 ,展覽活動 ,展示架 ,展示櫃 ,婚紗,海報印刷 ,輸出尺寸 ,印刷公司 ,印刷廠商 ,合版印刷 ,大圖輸出價格 ,大圖輸出中心 ,大圖輸出尺寸, 海報尺寸 ,海報輸出價格 ,海報列印 ,海報網 ,大圖輸出台北, 大圖輸出台中, 大圖輸出高雄 ,大圖輸出解析度 ,大圖輸出軟體 ,大圖輸出機

全省貼圖施工每才15元/PP+冷裱每才20元

PVC背膠+冷裱每才25元/帆布每才16元

學生可享會員價/100才以內3小時交件

廣告行銷策略規劃/公關活動企劃執行/商業空間設計執行/平面廣告設計
POSM設計製作/戶外大型廣告規劃執行/促銷展覽活動規劃

 

 

 

 

 

無中生有的手機充電技術

Nokia在英國的劍橋大學有實驗室,從事手機的前瞻設計工作,之前我們曾報導他們提出的Morph手機設計概念,運用奈米技術,讓手機不但可改變形狀,還可以自我清潔表面。Morph只是個概念,裡面的技術離實現還相當遙遠,而現在這個從空中採集電力的概念卻是個行之已久的技術,只是進步到「即將」可供手機充電而已。

 

原來這不是魔術

 

幾年前有部電影《頂尖對決Prestige》描述兩個魔術師對決的過程,其中那位使用無線傳輸電力來點亮滿地燈泡的就是特斯拉(Tesla),特斯拉在電學發展史上的確搞過隔空傳遞能量的實驗,但特斯拉是否真的有讓這樣多的能量透過空氣傳送出去,讓電燈泡往地上一插就會發光?筆者相信是沒有。一直以來,這技術傳遞的電力其實很微弱,微弱到每天用一次的電動牙刷才適合用這技術充電,早期的PHS手機也是這樣充電,現在會轉往一般的設計當然是有優缺點的比較。不過近幾年在這上面進行研究的人不少,美國有大學已經展示可以讓遠處燈發光的系統,市面上也出現滑鼠墊對手機電池充電的設計。

 

目前最常使用線圈遠距離供電系統的,是我們常見的RFID系統,例如台北捷運悠遊卡,或是一些大樓門禁管理系統,都是主機(讀取器,固定在門口的那台機器)發出特定頻率電波,儲值卡不用真的接觸到讀卡機,卡片上的線圈剛好對這個頻率的電波起反應,線圈兩端就會出現電壓,等於是一個小電池推動卡片上的電子系統,進而傳遞密碼資訊。

 

如果我們要以這方式對遠處的手機充電也是可以,但這樣只是讓手機充電器變成無線而已。Nokia的想法是,既然空氣中充滿各種無線電波,有手機與基地台的電波信號、有WiFi的無線電信號、有廣播電台與電視台的信號,甚至超商門口的電動門在開關時都會發出電波信號,如果能將這些不同頻率,不同來源的電波通通收集起來,那手機就可以走到哪裡便充電到哪裡。

 

Nokia的設計

 

這技術最大的問題是,要多久才能收集到足夠的電力講一分鐘電話呢?雖然Nokia沒有說要在怎樣的環境下才有電波可以收集,但實驗時雛形機大概可以收集3~5mW的能量,這數字大概勉強可以點亮一個小LED,但低於筆電電源指示燈的亮度。很明顯這數字不夠用,研發團隊只好說他們的目標是先提升到20mW,足夠讓手機維持在待機狀態,當要打電話時再使用電池的電力。以最保守的估計,要能夠順暢的通話,50mW是很基本的數字,這代表Nokia還要提升系統性能十倍才行。

 

在Nokia雛形設計中,最關鍵的應該就是天線了,我們身邊充斥各種頻率的無線電信號,且每種天線都有適合的工作範圍,所以電視天線收不進手機信號,2.4G無線網路也不會干擾電視廣播信號。既然想要靠無線電信號來充電,工程師自然希望不管什麼無線電信號都可以收集進來,而且為了手機尺寸,只能有一支天線,這真的是很困難的工作。Nokia收集的無線電信號是介於500MHz到10GHz之間,所以天線體積不需太大,可以安置在手機的外殼上。

 

如果這技術成真,並且推出變成商品,那這種手機可能外殼比內部零件還寶貝,因為上面不但有精巧的無線轉電力設計,而且背面還要搭配太陽能電池,隨時隨地進行充電,這可不是一般手機外殼,耐摔防水便夠用了,不論怎樣,不必擔心充電問題的手機實在是很有吸引力。Nokia這個新聞在各大科技新聞部落格迅速傳出去後沒幾天,Nokia便發佈新聞稿說明這件事是在研發中沒錯,但他們不保證幾年後真的會推出產品,也就是說,在你換手機之前不會看到這產品的啦!

 

能量要怎麼採集

 

以這種手機來說,他是從四面八方不特定對象收集能量,而非如悠遊卡是從特定讀卡機收到電力,因此後者有個專有名詞「Energy Harvesting」或是「Power Harvesting」。Energy是能量,而Harvesting就很有趣了,他是農耕採集的意思,代表他得到的能量並非是自己攜帶出去的,而是像原始人找食物一樣,看到什麼採集什麼,最終都填進肚子變成能量。所以設計Energy Harvesting的工程師也希望他們的系統不只採集空中的無線電,最好是連太陽能或其他能量通通都可以收集進來。

 

如果原始人收集到水果當場就吃光光,沒有任何存糧,一旦肚子餓就得出門覓食,都不能休息。Energy Harvesting的設備也得顧慮到這點,通常會盡可能搭配大一點的電池,趁著太陽大一點時裝滿滿,以度過沒電力進帳時的時間。但是電池再大還是有用完的時候,在用完前要學動物一樣進入冬眠,直到春天降臨有電力可用為止。

 

諸如此類的想法一時之間也講不完,但到處收集能量以供應電子系統運作的想法,在地球日益暖化的現下的確很熱門。事實上美國國防部所支持的科技研究中,也包含Energy Harvesting,目標是要讓美國的間諜系統可以工作很久很久,甚至數十年之譜。

 

厲害的無線感測網路

 

想像一下,有天美國國防部派出一架飛機,低空飛過阿富汗無人山區的小徑,並灑下許多小小不起眼的黑盒子,每個黑盒子都有無線通訊裝置與測量能力,有些是測量車輛通過的震動、有些測量聲音、或者是人體溫度偵測等,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將這些資訊傳回美國本土,像電影一樣,一堆穿著軍服的人坐在千里之外吹冷氣看螢光幕,決定要不要派出飛機炸掉目標。

 

這種技術叫做無線感測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據說美國灑了很多出去,在電池用盡之前都可以持續監測敵人的蹤跡,如果電池用光了呢?有錢國家的作法當然就是算了,重新灑一次,難道要派人冒險逐一撿回嗎!

 

WSN不一定只用在軍事上,像是不久前台中的后豐大橋在颱風來臨時被沖垮,犧牲了幾條人命,如果使用在橋樑安全監測的WSN發展成熟,便可避免慘劇發生。用在橋樑的無線感測網路不一定要用無線的,也不一定要用電池,反正失業率不低,找人把橋樑上鎖上感測器也算促進經濟成長,但用在軍事上,或是一些供電品質有問題的地方,還是希望可以做到電力自給自足,以丟在沙漠中的間諜感測器為例,白天有用不完的陽光,只要不被沙子掩埋,便可持續工作執行任務。

 

所以能量採集技術與無線感測網路,兩者經常被一起討論。說難聽點,前者供應電力的能力太弱,被眾人嫌,難得找個要求不多的;後者能作的事不多,剛好找個能在眾人止步之處繼續默默工作的,就這樣綁在一起了。

 

撇開軍事用途不談,一般人用得到這種技術結合的產品嗎?答案還是有的,例如汽車。世界各大車廠一直希望將車子布滿各種感測器,藉以加強汽車安全,或者是多個加價的理由。美國現在規定汽車輪胎內要有胎壓測量系統,以免胎壓不足發生車禍。測量胎壓是個很簡單的工作,但是輪胎一直在轉,傳遞信號只能用無線電的方式,供電怎麼辦呢?現在的方法是裝個小電池,並且盡量用低功率的電路,希望可以拉長壽命到五年,甚至十年。

 

採集能量的技術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太陽能,在國內拍賣網站上隨便一找就有上百個太陽能充電器,大都是用來對手機充電的。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只有手機才需要到處尋找能量來源,而且需求有限,不像筆電一樣有快速搾乾電池的能力。

 

從大自然採集電力

 

「風力」也是從大自然採集能量的好方法,看看現在台灣西海岸到處都是風力發電機就知道了,只是對於隨身攜帶的資訊產品不適合。想想看,不論是哪一種風力發電機,都需要扇葉來收集風力,難道手機上要裝個風力發電機,沒電時舉起手機拼命跑好驅動風扇發電嗎?所以說能夠從大自然採集能量的方法非常多,真正實用的卻很少,而有機會應用到資訊產品上的更是少之又少。

 

除了太陽能之外,我們舉幾個目前有可能化為商品的技術,例如用人體運動來發電。說精確點,應該是用物體形變來發電,有一種叫壓電材料,簡寫為piezo的東西,只要改變它的形狀,接在兩端的電線就會有電流出現,雖然這些電流很小,只要有適當的電路可以收集起來,一樣可以對電池充電。

 

Piezo發電講了很久最近才變得比較可行,除了電源技術的進步外,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手機比從前省電,所以piezo產生的微小電力現在看起來似乎比以前大多了。一樣的電池,以前的手機只能待機一兩天,現在動輒十天以上,讓Piezo發電看起來有發電量大了十倍的錯覺。至於怎麼使用呢?可能是將壓電材料與衣服縫在一起,當你穿著衣服走路,甚至只是單純舉個手,都會改變Piezo的形狀,進而收集到微小電力。

 

這說起來簡單,實行上可不簡單,光是要把Piezo做成纖維混在衣服內,還要抓出正確的端點好收集電力就是個很麻煩的事情。所以日本人有個比較可行的作法,把Piezo做成很大一片,鋪成地鐵車站的地板,每個人走過去時都會踩好幾下,地板兩端就可以收集到電力了。不過這方法對資訊產品還是不太可行,如果手機沒電時你有辦法拿出跟報紙一樣大的Piezo讓大家幫你踩,為什麼不去牆邊找個電源插座算了?起碼充電器體積小好攜帶。

 

什麼時候才能用到這類產品阿?

 

一樣是穿在身上,另一種可能是用溫差來發電的熱電技術Thermoelectric。有些材料如果兩端溫度不同,會驅使內部的電子流動,接上電線就看到電流了,這種東西溫差越大收集到的能量也越多,國外有些海中的小島把熱電材料拉得很長,一邊丟到深層海水去,另一端浮在海上,因為深海溫度比較低,跟海面有差,他們就這樣收集到免費的電力,多到可以作為冷氣機的電源呢。

 

於是有人想把這東西用在人體上,是因為大部分的時候,人體溫度總是高於外界不少,所以熱電材料貼在人體上似乎可以保持一天24小時不停充電,比起Piezo有動才有充電,睡著就解散好太多了。不過這方法有個很明顯的壞處,天氣熱時會讓使用者感覺不舒服,都已經嫌衣服穿太多了,還要貼一大塊不透氣的東西在身上;反之,天氣冷的時候,還要把體溫散出去好製造電力,那不如手機少講幾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