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的快速成長媒體時有報導,大有不久就替代紙本書之勢,但卻很難聽到親朋好友之中有用電腦、手機、iPad、Kindle,聚精會神讀完一本書的。難道媒體的報導是假的,當然不是,只不過電子書成長的數據並不是我們這裡的。

近期,我曾在山東大學碰到一位學報主編問我:「在數位時代的來臨,華藝目前的電子期刊的未來會是甚麼?」當時,我毫不遲疑的回答他:「全電子化的電子期刊時代即將來臨,以E代P,降低紙張消耗。」

何謂全電子化的電子期刊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也很容易理解。請大家仔細回想,當電腦這個智能產品剛推出,到現在家家有電腦、人人有筆記型的時間不長。耳邊似乎還留著許多學者認為科技有陰謀論,科技會影響世界發展時,3C產品卻伴隨的電腦如火如荼進入我們的生活。記得我在讀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時,也曾經為了堅持手寫稿件,不用電腦打字,但曾幾何時,台灣所有報紙的新聞中心,早已經全電子化,而我也變成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管,專門生產數位內容。

細觀台灣所有報紙的文字記者於新聞前線採訪時,往往只帶了一台筆記型電腦與數位相機。當記者大爺們寫完稿件,立即透過email回傳報社編輯平台;緊接著由主編或採訪主編,透過該平台進行篩選稿件,或把稿件丟到電腦裡的垃圾桶裡;篩選確定的稿件,再由平台轉到美編,進行版面編輯;主編在美編編輯時,亦都可以全盤了解;而同時,廣告或者其他非新聞類的訊息,也重複著相同流程,最後彙整到當晚已確定版型的電子檔裡。在送印前,又透過另一套印前作業,利用電腦打樣,交付印刷,最後在由物流發送各地經銷商的手中。同時間,為使當天新聞內容也可以直接上電子報,在記者回傳稿件時,系統亦會把當日稿源傳到電子報平台上面,直接線上編輯上傳。而這些流程,與我在94、95年所學北大方正與新漢藝排版軟件,再透過電腦輸出打印,進行人工排版的年代,大不相同,不過,這只不過短短不到15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甚麼啟示?

數字化的年代來臨,它不僅僅會快速占領我們的生活,更會把工作流程大大改變。反觀,若各個期刊編輯,除了把紙本期刊數字化,轉換成PDF檔案,授權給台灣華藝或者中國知網(CNKI)是否就已經代表跟上述為潮流了嗎?

期刊數位化,不單單成果電子化

其實,我要說的是,期刊數位化,不單單成果電子化,而是連編輯流程與編輯心態都應該數位化。從邀稿、審稿、回覆意見、編排到出版等等,都是透過數位流程進行。而這些流程,編輯們理解了嗎?如何擺脫原本紙本的框架,或者流程,或者大小,這才是編輯所面臨的數位化挑戰。絕對不僅是期刊掃描或者把期刊審稿流程透過簡單的評閱系統(peer-Review)進行線上審稿與回覆意見,就是數位化的產品。光光靠這些,是絕對不夠的。或者僅利用期刊公版系統,或者開發將內容免費線上閱讀與訂閱,這都是邁向數位化的一部份,而非全部。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

在未來的日子裡,電子期刊內容可以用一頁、一章(title)方式訂閱,而不限定於一本;更可以買不同時期的文章,甚至可以預定與試閱;更有可能是當電子閱讀載體普及之後,電子內容裡面的內嵌程式,可以主動調整頁面成為最加閱讀模式,可以協助畫線、連接其他數字資源。以上的一切可能,我們準備好了嗎?

編輯有足夠能力應付嗎?我想,當這些問題已經被解決後,電子期刊的未來,大家或許早比我更清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